Search This Blog

Wednesday, October 22, 2014

ARSPIRE 建築。設計同人志開台了

一直有個願望,希望設立一個平台給喜歡設計、建築、藝術的人,互相分享心得,研習切磋,發表作品,香港建築師學會要照顧建築師的各個範疇,攪手大部份是老板級人馬; 香港建築中心則著重推廣建築給大眾,不是攪設計師小圏子的地方,或許ARSPIRE 可以填補這一塊。此外,這個平台也不單針對建築,更希望是一個跨界別的藝術及設計平台,身邊最有創意的朋友無不興趣廣,周身刀,瓣瓣掂


ARSPIRE 
取自 ARchitects' Platform for Interaction, Research & Education (Ar 也可以是Artists')中文名暫定為 建築。設計同人志 「同人志」借用了漫畫界的詞彙,是給有相同興趣的人互相觀摩發表的非正式場地, 希望以後每個月的最後一個周三(或周四)晚上,攪一次分享會,地點暫定在我PMQ S405的店the HK room。 


第一個活動,我定題為: 
Architecture & Design - the Second Machine Age. 

這個題目靈感來自一本暢銷書,
the Second Machine Age - Work,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by Erik Brynjolfsson & Andrew McAfee. 

這本書道述了最新一秒千里的科技發展,看著許多以前認為不易被電腦取代的思想活動,都一一被否定,那人類最終還有甚麼核心能力呢? 放在設計和建築上,又會是甚麼境況?當電腦可以在參數下自行創作不同的設計和造形時,設計師就是程式設計師嗎?我們又應如何面對、接受、甚至擁抱這些新科技呢? 

要談這些,我找來了幾位朋友,都是這方面的專家:

Lucia Cheung 
她剛離開 Rocco 自立門戶, 之前她是負責深圳寶安文化中心的,是一個真正用過這類技術來建屋的人。

Victor Tai
他是建築署做公建的建築師, 自己是個木刻雕塑家, 師承著名的唐景森, 之後自己在廣州美術學院讀 post grad, 研究用電腦公式做雕塑,近年作品已走這方向。

Otto Ng/ Ricci 或他的LAAB partner (待定)
四個很有為的年青人,他們成立的LAAB,不是那些只會畫出奇形怪狀,然後請承建單位「死掂佢」的,自設工場,有一台大的CNC 機, 用Parametrix, 親手做很多很前位的設計。

Victor Leung 
我多年前的學生(當時我已知他很不一樣),仍在MIT讀建築程式設計,但這學期剛幫張永和來香港做助教,之前幫著名設計師 Marc Chantal 寫程式來開發建築產品。

單是看看這張名單已知分享會會很精彩,日後要一起研習的還有很多題目呢!除了專題,大家也可互報近況,或拿最新作品和人一起分享,始終真正愛設計的人,服務的不單是顧客,還有自己內裏的那把「」。

這次除了香港的設計師,我在廣州的好朋友也帶來了十多位國內的設計師,而我這位廣州朋友也很了不起,他已在廣州攪了六年無間的思想沙龍,我建的這個平台也是受到他的啟發的,為甚麼香港沒有同樣較學術的平台呢?